twbu-01-1.jpg

我們與惡的距離,藉由一件無差別殺人事件,深入呈現各種立場的真實面,被害人與加害人的家屬、律師、新聞工作者...等,所以就算我們只是一個事件一個新聞的旁觀者,這部戲都值得你我必須一看!

一向很喜歡編劇呂蒔媛扎實的劇本功力,才第一、二集就感受到內容緊湊又順暢,每一幕、字字句句都充滿力度,省思有感~ 戲裡的角色多,但在編劇筆下每一位都有厚實的故事性支撐著。

第一、二集

看完這兩集最有感的就是編劇剖析加害者家屬所要面對的困頓與新聞的操守!台劇鮮少站在加害人家屬這一方訴說他們的心境,去年有一部韓劇過來抱抱我,在探討殺人兇手的家屬在輿論與社會壓力下生活,只不過韓劇加了緩和爆戾之氣強勢元素:善與愛。而我們與惡的距離則是更加真實呈現刻劃所有立場,被害人家屬那一句:難道加害人的家屬都沒有責任嗎?李曉明的爸爸泣不成聲的那一句:我真假無法度...,李媽幫女兒改名讓她有重生的機會,假裝過著家人都已經過世的李大芝,小心翼翼有如驚弓之鳥的過著每一天。

真正可以讓被害家屬釋懷的情緒是什麼?

「坦白說我不在乎李曉明死刑或不死刑,那都喚不回我們家天彥,但我真的很想知道真相。」

為什麼會有人願意為殺人兇手辯護?

「如果說我希望我的孩子可以平安快樂的長大,不要再遇到有人再做出類似你犯過的罪,這個答案你滿意嗎...」

 

當加害人殺死人的那一瞬間,我認為他已經選擇了惡,就是有罪的!可是,要如何避免這樣的事件發生在你我身邊,不是我們更應該關心的嗎?怎麼避免類似事件發生?我認為有必要的去了解那些人的想法跟動機,真的很重要!

什麼是新聞?是譁眾取寵、鼓譟煽動的節目?還是試圖追求事件全貌的專題?

「記者每天都在搶時間,搶觀眾想看的東西,所以比較單向片面,編輯才可讓觀眾看到世界的全貌。」

「你真的覺得現在的新聞可以讓觀眾看到世界的全貌?」

「不行!但這是編輯應該要努力做的。」

「敢不敢踏進現實的世界」

 

「智障才會播(假新聞)」

 

「我再跟你說一次,不要教我怎麼播新聞,在小孩還沒有安全之前,我是不會直播的!」

短短幾句話就道盡現今媒體的亂象,搶快、搶收視甚至是秀下限,言論自由不等於假新聞。賈靜雯飾演的宋喬安將新聞從業人員的底線跟妥協演繹得真實又現實,宋喬安試圖在收視率與保有新聞道德底線下不斷做平衡與拉扯,我甚至覺得檯面上那些新聞從業人員每一個都應該好好的品味這一部戲,請別忘了你們當初踏入新聞界的初衷,既稱為新聞台,新聞台的媒體人就應該要恪守最基本的查證與中立......要不然我有時候會覺得改名叫做綜藝節目台可能還比較符合調性~

我們與惡的距離其實真的很近,但我認為這並不是一個負面的句子,而是提醒我們不要漠視、不要片面地去瞭解任何事情,不要放棄尋求真相的企圖心,這樣一點一滴的改變才可以讓很多事情避免再度發生!看完一二集再聽到主題曲林宥嘉別讓我走遠,更是心有所感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SidvDS5Naw

整個世界在腐爛 腐爛的都與我無關

這黑暗 我多習慣 習慣到不再需要看

我曾在黑暗頂端 以為光的距離很短

想去攀又跌下來 我還能不能再期待

Don't you stay ? 多看我一眼

無視我的臉 任何疲倦 看穿我最脆弱的防備

沉默以對 都無所謂 任何角落都沒差別

Don't you stay ? 陪在我身邊

無視這世界 任何崩裂 看進我所深陷的深淵

讓我感覺 黑暗裡面 光線是抓得到的線

讓我感覺 黑暗裡面 光線越熾熱越強烈

If you stay 陪在我身邊 凝視我的臉 所有狼狽

照亮我陰暗的每一面 不顧一切 包圍一切

光線裡別讓我走遠

 

批ㄟ斯:為了這部,我願意走在台劇on檔路上~

哪裡看?每個星期日晚上九點乖乖守在公視頻道看,或上公視+的網站付費後就可以觀賞了~

 

第三、四集

每個人都有事。因為是人,所以有缺點,因為是人,我們皆是不完美的。

twbu-04-1.jpg

法扶律師王赦在追求理跟公平的過程中越來越立體,對於掀開真相跟避免真相這樣的執著在我們世俗的眼光看來也是某種程度的怪,可是,如果去細究他為什麼要去說服家屬跟大芝的字字句句,就知道他不是盧,而是希望家屬不要逃避去探究自己所生所養的人為什麼會成為一個殺人犯,除了讓真相更加釐清之外,這樣的探討對加害人的家屬也是一種心理治療。

不曉得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有時候越是逃避越是不想接受的事實,心裡則會越苦悶,還不如直接面對問題解決事情後,心情反而來得輕鬆。李大芝以為換了名字後會過得比較好,但顯然並不是,雖然同事、房東沒人知道她是李曉明的妹妹,可是她內心並沒有因此而過的比較舒坦,甚至在遇到被害家屬是她的主管後,她更加煎熬難過!

美媚身為法扶律師的妻子,我想她一開始並不是這麼反對自己老公王赦的工作,而是因為自己的女兒也遇到類似的事件,身為媽媽對子女的愛護早已蓋過她身為妻子可以體諒丈夫工作的界線了,觀眾我雖然可以理解王赦在工作與理想上的努力與執著,可是當女兒跟妻子都受到切身的驚恐時,王赦缺了去感同身受家人受到的情緒,忽略當下家人的情緒最需要的是你一家之主的安撫與擔當,因為美媚無法從王赦丈夫的角色中得到充分的安全感,所以她的恐懼就更加地被放大了,於理我也覺得其實小斐不必換幼稚園,但於情我卻是贊成美媚的,因為我要的安全感老公給不了,那我就只好按照自己的方式讓自己免於恐懼,這...錯了嗎?

前兩集天晴的早熟就嗅出與喬安母女間的失衡,這一集那一句:妳怎麼不跟天彥一起死!殺傷力太大了,原來在天晴心裡隱隱約約都覺得媽媽比較偏心哥哥天彥,而這樣的想法在天彥過世後更是被放大,天彥不在了,媽媽就好像行屍走肉,需要藉酒精來過著每一天,忽略了她還有一個女兒可以愛這樣的事實,我好像可以理解前兩集天晴的行為了,她總是冷冷應對大人,用著大人的口氣說話甚至反問爸媽:所以愛也會消失是不是!天晴的言語行為就是個想要快點長大脫離大人掌控,試圖想要把自己拉到跟大人同地位的小孩,因為這樣你們大人才會把我當作一回事,這樣的我才更有力的去批判你們大人那些自以為愛的行為。

比起劉昭國較快走出喪子之痛,這兩年的宋喬安則是一直把自己困在跟天彥去看電影的那一天,喬安因為在看電影過程中接到電話,所以中途離開位子到外面講電話,因此她躲過了那場殺人事件,但天彥卻沒躲過,我想只要是身為母親都寧可希望死的是自己,活的是自己的兒子,就算兩個一起死也好過只有做媽的可以脫身!所以宋喬安自責感大到她忽略天晴敏感的情緒!天晴就是喬安自責與自殘下產生的黑影,天晴越感受不到爸媽的愛,行為就越偏差,所以喬安的妹妹喬平說的對,姐姐跟劉昭國的關係只要縫補了,要再拉回天晴就更容易!否則如果一直這樣惡性循環下去,難保不會造成另一個令人惋惜的結果...

應思悅則像是編劇給我們的一絲曙光,從不確定到確定弟弟思聰的心生病的過程,從逃避到認清事實進而讓弟弟接受治療,一步一步發現問題,去面對問題甚至去解決問題,對待自己的未婚夫也誠實坦承自己家裡的事情,應思悅要獨自承擔這一切堅強地讓人心疼。應思聰脫序的行為事出有因,應家姊弟的問題其實也給了李大芝一些想法,如果那一天當哥哥跟她說他要去做一件大事時,她選擇跟哥哥李曉明深入聊下去,那麼那件殺人事件會不會有不一樣的結果......她回家跟爸媽試圖從記憶中找出自己的哥哥到底是在何時漸漸失序......

這兩集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場景太多了,最讓我想提的就是謝瓊煖的李媽曾沛慈的思悅

twbu-03-2.jpg

李媽跟王赦說的那一句:全天下沒有一個爸媽要花20年養一個殺人犯!雖然我們很容易把殺人犯的錯歸咎在原生家庭跟父母教養的問題上,可是現在都已經是幾世紀了,連坐法這樣偏頗的觀念也是很可笑呀!這讓我想到過來抱抱我中尹羅武說過的一段話:因為你,我人生都毀了,對於我究竟做錯了什麼,想這問題的本身都讓我覺得痛苦充滿罪惡感,因為是你兒子,代替被你殺死的那些人活的每一天,都像死一般痛苦萬分!大部分加害人的家屬並非是大惡之人,他們要如何在大眾給予的異樣眼光跟指責下繼續生活?光想像就覺得一點都不容易啊~

twbu-03-4.jpg

另一段應思聰治療一陣子後對著來會客的家人緩緩說出:我不會打人了,對不起......,身為姊姊應思悅對弟弟的不捨與難過的情緒實在是太過真實了,她也是加害人的家屬,她能夠放棄她的弟弟嗎?弟弟日後僅能依靠的也只剩下她啊~對於有著這樣困境的人,難道我們不應該對他們多一點理解嗎?

很多人對曾沛慈的演技感到驚艷,而我對她早已在滾石愛情故事"對面的女孩看過來"中的表現就印象深刻,湊巧的是這個故事的編劇就是呂蒔媛!如果你很喜歡呂蒔媛編劇寫的故事,又不想看集數較多的出境事務所,你可以在滾石愛情故事中挑呂蒔媛編劇所寫的兩個故事來看,一個是"對面的女孩看過來",另一個是"寫一首歌",這兩個故事是我認為那一系列的上乘之選!其實也可以藉此轉換一下看與惡的情緒,看完後你或許會發現呂蒔媛的一貫風格,訴說的故事雖然寫實,可是卻也會注入希望,即便生活很殘酷,但她也給了我們觀眾走下去的勇氣!

 

第五、六集

還記得李大芝的教授曾經對她說過一句話:不要挑戰人性!

但我想說的是,或許我們可以試著理解人性!

twbu-06-1.jpg

終於,編劇揭開王赦為什麼會願意幫重大刑事加害人辯護,對於大部人一生順遂的成長,的確難以想像有人在不斷被否定下成長所對他的影響,王赦並非是一昧地想要減輕加害人的刑責,相反的他也認為那些人罪大惡極該死,只是在死之前,他想要保有他們最基本的人權。說實話,我始終站在加害者一旦選擇殺害別人時,就等於也剝奪了別人的人權,那加害者本身就失去人權的主張!可是,我願意試著站在王赦自身的經歷與角度理解他的堅持,因為我也認同王赦的某些論點,把那些人判死刑直接殺掉前,了解那些人的動機,哪怕只是一丁點,我們都可以做為借鏡,藉由修正教育、醫療等各種體制去防範。

宋喬安,因為發現李大芝的真實身分,所以心理是懷抱著報復的心態揭開李曉明一家所有一切,宋喬安那一句:難道我兒子沒有活下去的權利嗎?沒有錯!

twbu-06-2.jpg

李大芝控訴大家的那一句:你們所殺的人並沒有比我哥少!也沒有錯!

宋喬安對待李大芝的手法的確很粗暴,我也不認同宋喬安的做法,但面對喪子之痛與過不去的強大自責感,逃避一切,缺乏情緒出口的宋喬安遇到加害人的家屬,把她的悲憤情緒極大化的發洩在他們身上,我卻也可以理解。面對那些被害人家屬悲憤的情緒,加害人的家屬也應該存有歉意的全然接受不是嗎?畢竟李曉明是你們的家人啊~

李曉明犯下滔天大錯,我覺得一碼歸一碼,濫用株連九族或類似連坐法這樣的言論跟謾罵的情緒在懲罰他的家人也很荒謬,所以我也極度認同李大芝的反駁:殺人的是我哥,但我跟我的家人連活下去的權利都沒有嗎?任何人都有活下去的權利不是嗎?

twbu-06-4.jpg

所謂的人性就是擁有這麼多的面向,所謂的人性因為成長經歷不盡相同而複雜。我想編劇從第一集到現在並沒有想要直接告訴大家該怎麼做才是對或錯,最明顯了例子就是王赦,在法扶律師這樣的職業上,他的堅持在他的工作上其實是必要的,雖然我不完全贊成,可是我也願意贊同他某些觀點。但在家庭或人際關係中,我覺得他也有他的黑暗面,尤其是對於"情"的處理方式。編劇從來就沒有想要定義一個人是好還是壞,而是藉由每個角色,每個立場,不同經歷,將真實、各面向攤開在我們面前,讓我們學習儘量看清事情全貌,學習用多面向觀點來理解人性,不要把所有事情都二分法,讓我們這些閱聽者反思,不論是思考什麼,就算只花幾秒鐘開始懷疑我們過往任何一種自以為的想法,就算我們只願意花幾秒鐘稍微停頓下來理解,那都是改善的開始!

「你們拿被你們自己踐踏的媒體權任意斷定人,觀眾只有七歲智商,所以你們可以怪老闆、怪收視率、怪觀眾、怪環境,你們可以隨便貼別人標籤,你們有沒有想過,你在無形之中也殺了人。」

「每天播李曉明、李曉明,你忘了他第一時間被抓到的時候他說什麼,他想要成名,他要揚名立萬,我們是變相的造神運動,萬一又出了什麼人命,出現什麼模倣犯,那誰負責啊!」

就像我看完這禮拜內容,我不禁也在想,當初這麼快執行死刑的目的是正確的嗎?當年你我或許都只是身為一個新聞的旁聽者,片面的新聞讓我們沒有想太多這背後的因素,可是如果藉由這部劇讓我們開始學著反思生活上的任何事情,甚至去省思去挑戰把我們智商當作七歲小孩餵給我們一切的新聞台,那都會是促使我們所處環境有所改善的一小步啊!

再次不得不說所有人的演技皆無尿點,很難得可以在一部劇中看到演員演技百花齊放的榮景啊~

 

第七、八集

twbu-08-1.jpg

理想與現實終究得取得平衡!

第七集中王赦跟林一駿的對話最讓我印象深刻。

「讓一個一心想要求死的精神病患,判了無期徒刑,你覺得對他來說是不是最大的懲罰?」

「陳昌啊,你有沒有想過,案子結束了你還背著不放是為什麼?」

「我想問你,如果讓陳昌去監獄的精神病房,他的狀況會好轉嗎?」

「第一,那叫監獄,是隔離、報應場所,是在執行刑罰,根本就不適合精神疾病患者,第二,現在監所人犯精神問題嚴重的越來越多,精神病房根本一位難求,還不算上黑數喔,就算算進去了,你覺得以矯正署的能力足以照顧嗎?」

「再加上陳昌並沒有病識感。」

「哦~第三來了,你說陳昌到現在都沒有病識感,那就表示進去之後能夠改善的機會微乎其微,有些病人就是一輩子很難有病識感,就算放他出來,陳昌的家人照顧不了,陳昌的問題還是無解。」

「所以說來說去重點並不是在治療,你們這些精神科醫生是不是應該要聯署立法,叫政府來安排一些讓這些病患能夠安身能夠像個人的地方,讓他們對明天有希望,家屬有生活品質,才能照顧這些病患啊。有些家庭根本就不願意面對,甚至根本沒錢就醫,你們這些醫生要想想辦法啊!光靠我們這些人權律師有什麼用。」

「面對現實吧!大律師,醫院就算是慈善單位,也救不了所有人,你就算當上了總統,也救不了所有的人,還是把自己顧好比較實際!

......

「這些鍵盤正義使者真的很適合來我這邊看醫生耶,欸你不是律師嗎?怎麼不告死他們啊!嚇嚇也好啊!」

「頂多告恐嚇啊!」

「搞不好這樣你會賺錢,發財,比你當什麼法扶律師要好多了!」

「既然想賺錢就不會接精障的案子死刑的案子了!」

「再這樣講下去喔,我就要收錢了喔,欸你有沒有想過,你這樣一直關心別人,那你自己的問題呢?當你的家人一定很痛苦好不好,你有娛樂消遣嗎......」

沒錯!王赦的家人的確也很不好當,王赦很投入在堅持自己的理想,於理,他的理想在根本上站得住腳,於情,他沒有意識到無論是何種想法理論都有其現實面存在,甚至我會說王赦自己或許也應該試著理解人性,如果每個人都很理性,理字當頭,那王赦寄望的理想要實現應該比現在簡單,但因為我們是人,只要是人就有情緒、感情,因此在對待人事物的判斷勢必加入自己的情感,那麼就會變得更加複雜。

王赦希望美媚可以了解他的理想進而支持他,美媚最後的確也支持了王赦,可是美媚還是因為面臨恐懼而讓自己錯失肚裡的生命,美媚不應該恐懼嗎?如果是我,我恐怕只會比美媚更恐懼,那麼是美媚因為自己的害怕而害了自己嗎?不!我會說在這件事中王赦要負很大的責任,就如同我在第三、四集中就說過了,身為美媚的老公,他意識到自己的老婆害怕嗎?他給予了自己的家庭足夠的安全感了嗎?並沒有!要不是岳父後來跟他談美媚被恐嚇提心吊膽的事情,他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老婆一直假裝忽略自己不安的情緒在硬撐他的理想!

那這樣王赦該堅持自己的理想嗎?我會說當然應該,可是所謂的理想並非一步就可以到位,一駿那一句:面對現實吧!大律師,醫院就算是慈善單位,也救不了所有人,還是把自己顧好比較實際!把王赦拉回到生活面,沒有先顧好自己周遭所愛的人,只埋頭希望大家認同自己的理想,或許最後換來的是另一個壓抑的家庭。所以,如果王赦不面對生活的現實面,那所堅持的理想也只能是空談,只有面對現實才會想出因地、因時、因人制宜的方式,一點一滴的改變。

另一個理想與現實的例子就是應思聰,在我們看來,應思聰只要回到家後好好按時吃藥,要像正常人生活好像沒有想像中的難,可是他也想繼續追尋自己的夢想,他也想要去工作,他如果越獨立,某種程度也是在減輕姊姊應思悅的負擔,可是吃了藥之後精神就容易不濟,要怎麼工作呢?再者每天吃藥讓他自己更加甩不掉自己是病人的自卑意識,所以他一次兩次放棄吃藥,久了之後問題又浮現了,這樣的病人要擁有正常的生活談何容易啊~那除非他不工作,整天待在家裡,但待在家裡有人可以專門只照顧他嗎?就算真有人專門照顧他,那可以照顧到他的心嗎?

所以這又回到最前面王赦跟一駿探討的內容,這個社會是應該給予精神病患者更多完善的資源,王赦的理念如果被執行了,那麼世上就可以少一個陳昌。可是!真的只有這樣就可以減少一個陳昌嗎?我認為還是無法,大家對精神病患者不由得的害怕由何而來?長久以來你我都是被所謂的片面、以偏概全的訊息所荼毒而不自知,要導正這樣的陋習可以從學校、教育養成正確的觀念。

但,另一個需要被導正就是媒體,而需要被教育的卻是我們!

"請學習拒絕當一個智商只有七歲的閱聽者吧!"

媒體為了要收視率所以要有嗜血的標題吸引人,甚至選擇性地忽略客觀陳述,忽略平衡報導,媒體是應該自律,可是說實在那是媒體的事情,如果媒體一直沉淪難道我也要賠上我的智商跟著一起腦殘下去嗎?曾幾何時我好像也變得不看電視上一天輪播十幾個小時的新聞台了。我如果要看影劇新聞,我會去找這類網站,如果我想要知道中美貿易大戰,我會去找這類的專題報導。所以的確宋喬安在前幾集說的一點都沒錯,媒體生態在改變,分眾市場也是趨勢,只是因為充斥太多低質量的新聞,所以才會有那麼一句: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

因為自己愛看劇,最常搜尋的就是娛樂新聞,也不知是新聞看多了,看著看著竟也看出一些端倪來,同樣都在拿藝人臉書、ig訊息來當作一篇新聞,有的記者竟然整篇文字稿中滿滿都是自己的腦補劇情,請問這是在故事創作比賽嗎?如果要稱作新聞,是不是應該有個標準啊!新聞都不新聞了,你如果不稱這則為新聞反而是改標示為創作文,我可能還比較讚賞耶!有些更骯髒,就直接標題創作,純粹只是吸引你點進去,但內文完全跟標題無關,有時候我在想就像道路違規一樣,有檢舉達人,那我們可不可以有檢舉這類腦補以及標題與內容不符的新聞的機制,如果檢舉經查證屬實,就罰新聞台的錢,罰的錢讓檢舉人有獎金可以拿,無形中訓練一下我們對新聞質量的敏銳度,這點子好像還蠻不錯耶!

可是再進一步想想是誰縱容他們這樣無腦的對待我們,有一半的責任是我們啊!所以就由我們自己先做起比較實在,對於新聞台不新聞台的電視台,我選擇就轉台吧!或者直接關掉手上的遙控器吧!當然在這之前,我們還是得先學會不再片面看待任何資訊!不過這真的也不容易,試問你自己可以辨別新聞的品質嗎?會不會其實你喜歡看的也是那些標題聳動的新聞,你其實就在每天閱讀記者的創作腦補文而不自知?所以我認為讓自己多試著聽聽不同立場的說法,就像看了這部戲,開啟大家對各角色立場的討論,學習觀察不同人、事、物的立場才有利於我們看清全貌,請學習拒絕當一個智商只有七歲的觀眾吧!

 

第九、十集

twbu-10-3.jpg

未來的樣子

我很喜歡最後一集呂蒔媛編劇下的標題,未來的樣子,可以是一個想像,也可以是真的。

王赦面對家庭,決定放棄理想暫時不接法扶案子,其實我不太喜歡王赦對於此事的處理方式,要不就是全然投入,要不就是全然放棄,面對美媚在他面前訴說想要工作的原因跟失去小孩的心情,王赦僅是沉默地把接到案子收到的豐沛費用拿給美媚以示他的改變,某種程度王赦真的很不會處理家務事!最後是美媚把王赦再推回王赦想要走的路,我其實比較欣賞美媚的個性,一直以來她都是勇於和自己的老公溝通,一直以來她都是比較犧牲自我的人,但或許所謂的夫妻就是這樣,總有一強一弱,總有一靜一動,自小對家庭、親情總是較內斂但是卻渴望的王赦,善於據理力爭,卻不擅感性待人,所以才會和美媚這樣理性支持卻又溫暖對待他的人共組家庭,因為美媚身上有他所想要的那份強大親情支撐!那樣的支撐才足以讓他全心投入於自己的理想。同樣身為女人我覺得美媚實在難得!

twbu-10-1.jpg

twbu-10-2.jpg

應思聰,最後藉由喬平的引導式對話,說出生母對他遺棄的耿耿於懷,身為家人的姐姐應思悅或許也直到這一刻才察覺弟弟內心原來如此在意,以至於思聰想要努力證明自己不是無用,自己是傑出的種種壓力,再加上女友輕生,太重感情下面臨所愛的人離去的失落或者不願接受,多方因素導致應思聰的心生病了,那一句:為什麼是我,是對自己狀態無法掌控無力的吶喊。而喬平的那一句:可能是因為你比較勇敢!卻也給足了充沛的安慰。精神病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患者要有病識感很重要,家人要給足力量也很重要,全然相信醫生,配合藥物治療,調整劑量的增減也是很重要,雖不能完全復原,但想要儘量回歸到正常生活卻也是充滿希望!

應思悅可以說是整齣戲中的一抹陽光,面對弟弟的病始終沒有放棄,面對李大芝的她只有理解,面對無法共甘苦的未婚夫,她也毅然退婚,因為是精障的家屬,所以比別人擁有更多的感同身受,最後在自己的店提供工作給精障者。就如同我前面說過之所以我喜歡呂蒔媛的風格,就是因為生活即便現實,她也給了我們走下去的勇氣!

其實全劇我最喜歡的就是曾沛慈的演技,好幾段應思悅的情緒都是慢慢的層層堆疊,就像她面對凱子要求退婚時,前面的對話都還在隱忍她的情緒,語氣不需要大聲也可以讓人感受到思悅內心的憤憤不平,我條件那麼好,我個性這麼好,最後那一句我配得上比你好兩百萬倍的人!則是更顯得鏗鏘有力!曾沛慈的演技給人一種生活化、真實化又清爽不油膩的舒服感~

修復式會談,其實有一些人會認為這部戲比較站在加害人家屬的那一方,但是我看完並沒有這樣的感覺,加害人的家屬有百百款,有很惡質的,也有那種自始自終都不認為是自己家人的錯,而李曉明的父母是定調在有一款加害人的家屬比較無力,也願意做點什麼來祈求原諒,那麼社會提供了這樣的管道這樣的方式,讓受害跟加害間有會談機會,讓彼此心中的石頭變小一點。就像我想王赦可能就不會要陳昌的父母來跟被害家人做什麼修復式會談!並非所有的案子都適合也並非所有的加害人家屬都有資格吧!

至於要得到受害人家屬的原諒我想這並不是會談的主軸,因為如果我是被害人家屬,恐怕我也沒有辦法一輩子原諒對方,雖然全天下沒有一個父母會願意花一個20年養一個殺人犯,但也沒有一個父母想要花20年養一個被你殺的兒子呀!即便我無法原諒對方但是我可以選擇放過自己的心,畢竟事情已發生,我也想要把自己心中的石頭變小一點,讓自己好過一點而已。

這戲的精髓就在於此,所有的事情並非只有對或錯可以選擇,你可以選擇原諒也可以選擇不原諒,但不原諒並不代表我也要跟著陪葬我自己的生活,又或者選擇原諒才代表是大愛之人,絕對不是如此簡單的二分歸類所有行為跟所有人性!

另一方面這齣戲真的是媒體的照妖鏡,前陣子地震,一則松仁路的道路裂掉就展現出媒體只求快不求證相互抄襲的惡息!甚至還沒播第9,10集之前中國就已經有盜版流出,播完了竟有電視台公然拿盜版的影片還打上翻攝自公視!真是令人瞠目結舌阿~面對有腦的奸商買下新聞台,背後操控媒體,試圖把我們養成無腦的觀眾,以前我覺得有單位在監督媒體這件事情的確會造成一言堂的可能,又或者有妨礙言論自由之嫌,可是如果所謂的言論自由已經是往極端值發展,媒體求快,不求證,ctrl+c ctrl+v複製貼上改改幾個字就是一篇新聞,甚至媒體自己公然引用盜版影片,或者用偏頗的標題煽動特定的民眾,這真的可以叫做新聞台嗎?這真的不需要有最低標的約束力存在嗎?

其實這些都是我們每天都在接觸的媒體,但為什麼我們絕大部分的人這麼渾然不自知?因為我們只看到表面,我們永遠都只是在解讀片面的資訊,但一旦藉由戲劇,完整且近乎真實的呈現媒體背後的運作方式,再回頭來看看我們現在每天接觸的新聞,你是不是也似乎看出了一些端倪,是不是也開始思考所有的訊息、新聞背後的真實目的已經不這麼客觀且多面向了!

在這樣畸形的媒體環境下,的確媒體人在存活間也很無奈,你可以選擇隨波逐流,你也可以和宋喬安一樣,繼續待著,承受被調職、解職、跳槽等你我都會遇到的對待,在這之下繼續保有一個新聞從業者應該要有的底線。

可是,身為"我們"之一,即便只是對任何人事物多一分理解,對新聞或訊息多一分疑慮,那怕沒有任何實際作為,但只要在想法上有一丁點的改變,都可以推動這個社會未來變成你心目中所期望的~就如同思悅說的好:就是因為看不見我們才更有機會相信啊。與其老是等待社會自己變好,先改變自己才可以改變大環境才是正解啊~

twbu-04-2.jpg

(以上圖片皆來自公視,若有侵權疑慮,煩請告知~)

2019.5.9

最近翻到豆瓣有許多中國人對這部戲的評論,豆瓣大概是目前我覺得少數相對嚴謹的評分網站,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看一看,有點訝異這部戲在中國也造成廣大的迴響,而且也引出一部分的人對於他們當今所處的環境以及對台灣文化產業創作的自由度有感而發。。。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30181230/comments?sort=new_score&status=P

2019.6.24

這部戲花了很大的部分在描述媒體的亂象,藉由戲劇寫實呈現,好像有點懂了所謂的媒體是怎麼一回事!好像有點恍然大悟,原來我也曾經在無形中被當成被洗腦的對象,如果想進一步更了解媒體,下面的專題可以讓你去更認識媒體運作方式,去了解它,才可以防範自己被當作七歲小孩利用!你每天接觸的媒體為什麼要洗腦你!去了解它,你才會有能去篩檢解讀片面的資訊!

第二步:記者真心話,媒體洗腦完全破解!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VEItYOsXjM

第一步:記者真心話,看懂媒體亂象的五大關鍵!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NeBKlG0cI

 

2019.10.6

金鐘54果然與惡的劇組是今年最大的贏家,實至名歸,曾經在第九、十集心得文就說過,全劇我最喜歡的演技是曾沛慈飾演的應思悅,小小的對自己的眼光驕傲了一下,就像當年我對通靈少女中李千娜演的內斂中帶有爆發力印象深刻一樣,李千娜在當年同樣也深受評審的青睞而拿獎。我很喜歡今年黃鐙輝得獎感言中的一句話,就算只有一句台詞,我也要說的獨一無二!不要因為戲分少而敷衍觀眾,對得起自己,機會自然是屬於你的!

 

arrow
arrow

    Miran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