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紅-00-05.jpg

衣袖紅鑲邊是一部看了絕對會把眼睛哭腫的古裝劇,李祘(李俊昊飾)成德任(李世榮飾)的最後結局蕩氣迴腸,看過的人會不自覺陷入悲傷的情緒許久,的確我是哭著把最後一集看完,也覺得編劇最後結局要兼顧史實又要減緩悲傷的程度下,圓了一個存在於悲劇中的美夢實在高招,把"瞬間即永恆"的價值藏著深刻又有種震撼美。李仙姬唱的ost"放開你的手"更為此劇李祘與德任間最後展現的傷感惆悵情懷推至巔峰。在心裡我覺得衣袖紅鑲邊是一部好劇,對於不愛看古裝劇的我,吸引我可以把它一口氣追完不簡單,主角兩個人的演技(眼技)出彩可謂為典範,就算沒有台詞也可以瞬間感染到角色傳遞的情緒,是一部我覺得面面俱到的好劇,通常只要是還不錯的劇我看完後會持續躺到我釋懷了才願意出劇坑,可是我對衣袖紅鑲邊卻缺少了那一份情緒,為什麼?為什麼我並沒有陷入悲傷的情緒太久呢?

或許是因為看到最後,我總覺得成德任的身上像是遺落了一片拼圖沒有被完整的拼完~

編劇少了一段很關鍵的德任自我心情的轉折

劇的標語是"王曾深愛過宮女,但宮女愛過王嗎?"李祘對德任的心意一直都是昭然若揭的,直到第九集結尾德任跟李祘兩人不顧一切奔向彼此的迫切心情才較明確知道德任的心意也是向著李祘的,但之後德任都是以因為不想失去自我而不想成為後宮這樣的原則下一再地拒絕李祘的告白,一輩子將愛慕藏在心中的宮女身分,以及保有一定程度的自我,對德任來說是兼顧"珍視愛情""珍視自己"下最好的選擇。

後期德任因故被懲罰出宮,出宮一年後才得知自己安好的出宮生活是君王李祘早已替她預先安排好的,即便她心裡是感動的,但再次見到李祘她還是決絕的拒絕他甚至請求李祘下次把她拋得更遠,可是,這樣的抉擇一直走到第15集,德任再度進宮變成和嬪的宮女不再是東宮的宮女後卻有所改變,德任喜歡李祘這一點並無懸念,也知道拒絕成為後宮是她在內心掙扎權衡一切後所做的決定,但,從原本的一路拒絕到最後在橋上情不自禁地拉住李祘的衣袖,編劇並沒有讓觀眾知曉從拒絕到拉衣袖這中間德任完整的心境思緒轉折過程,以至於我對於德任主動的情不自禁顯得有一丁點突兀,大概從這之後我眼中的成德任靈魂像是少了一片似,少了那一塊拼圖,德任整體看來總像是有一角沒有被完整拼上,編劇少了那一段描述德任心境的轉折過程讓我在看待後期的德任時總覺得有一層迷霧壟罩在她身上而無法清晰。

得與失的比例嚴重失衡,以至於忘了德任為何要選擇愛情

德任成為後宮後,編劇大部分的篇幅都著重在德任的失去,德任的情緒像是被勉強釘在別宮中,明明她最終是依照自已的意志選擇了愛情,選擇的當下已知注定要失去一部分或絕大部分的自我,德任就是因為很清楚才會在早期就不斷地拒絕李祘,所以最後德任做出成為後宮這樣的抉擇就表示著她意識到比起失去自我,更無法承受在愛情中要失去李祘,後期編劇有種一昧只想要大幅彰顯德任的失去,反而忽略了從愛情中德任所拾獲的幸福,尤其最後兩集德任的得與失嚴重失衡,彼此間雖偶有甜蜜時光卻多半從李祘視角出發,德任的神情總被一抹鹽味覆蓋著,相較於李祘的喜悅,我們總是看到若有所思的德任,德任的神情總隱約藏著一絲落寞,看起來就像是因為被剝奪掉自由般悶悶不樂,連李祘躺在她的膝蓋上,兩人悠閒享受午後的時光,德任最後的眼光依舊是飄向著遠方。

後來發生了英姬與兒子過世的事件,我們更是看到兩個人核心上的差距,德任長期在東宮耳濡目染下就已知李祘是一切都遵循著高道德規範,以百姓為依歸以大局為重,將來必定是憂國憂民的君主。但就如同徐尚宮說的好君主不一定是好夫君,德任在成為後宮時也很明白眼前的李祘是君王不完全是屬於她的,只是當自己的孩子死了卻被李祘提醒要克制自己的悲傷,因為還有更多染病的百姓小孩等著被拯救,李祘沒有意識到自己是以國君的身分對孩子的生母說這番話而不是以夫君的身分,而德任在國母之前也不過只是個妻子,況且國母不是應該是中殿的責任嗎???

但因為李祘的高度責任感從第一集走到最後一集始終如一,說出這番話雖是意料之中,可是卻很傷一個妻子的心,另一方面德任是有悲傷的權利,只是放任自己過度心傷沒意識到腹中還有另一個生命的確也是生為母親的責任,在這件事中最可悲的是為什麼他們無法關上房門"一同"好好地宣洩悲傷,兩個抱頭痛哭後出了房門再一起面對國家面對未來,但兩個人卻是各自承受悲痛與宣洩情緒,等彼此都想通了才用整理過後的面容面對彼此,告訴對方我們要堅強走下去!無法一起分享悲傷情緒的夫妻其實亦是問題所在~

英姬的事件則帶出了兩人間最遺憾的一件事,就是李祘並沒有真正的了解德任,英姬為了追尋幸福所犯下的錯,即便我們也知道李祘就是圭臬至上的君王,可是已經是王的李祘難道沒有智慧幫一小把嗎?就算無法幫上忙,但又何須在德任面前強調自己必須公正所以無法幫上忙這番話呢?如果李祘真的了解德任就應該在她始終都沒有開口要求幫忙前不應該把這些醜話預先說在前頭!

後宮的生活中缺少了德任幸福的視角一昧只有李祘的喜悅,造就德任的得與失比例嚴重失衡,沒有拿捏好的後果是反而讓原本就知道德任喜歡李祘這項事實也漸漸變得模糊,甚至我開始產生另一種錯覺,"會不會德任自己可能也後悔成為後宮這項決定呢?"再加上最後面三集的節奏快得有點勉強,編劇又過度著重要把正史快速演過一輪,如果不是最後五分鐘的夢中夢救回,衣袖紅鑲邊的後期至結局在我眼裡也走在危險的鋼索上...

德任與李祘少了對彼此真正的感同身受

宮女時期,我眼中的德任是為了幫助李祘成王就算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因為德任覺得李祘操守為人值得讓她守護,為了百姓打虎,即便李祘自己的爺爺老是對他情緒勒索,但因為是親人因為有宏圖大業李祘堅毅隱忍著,同時也代表著他對爺爺的那份親情依舊存在,高道德與責任感凡事以大局為重,兩者利害取其輕是李祘一直以來的準則,必要時為了不讓德任死,他願意選擇流放德任,只要是德任的期許他甘願故意打賭輸給她給她一個小願望,為了德任心急如焚的眼淚,親自抓取甕中的洪德老,一路走來這些都在德任的眼下發生也體驗著,可是她卻沒有意識到若她不是東宮的宮女,她的命可能早就不知去了幾條,每一條命都是李祘冒著鋒頭太露的風險秉著自己是東宮主人這樣的身分才能夠維護,其實德任的自我有一部分是李祘包容出來的!

而對於李祘來說,德任是一次又一次拯救他性命與改變他人生的關鍵,那份關鍵包含了一個宮女對王絕對的忠誠,那份忠誠在李祘的眼裡成為了他一生中只能是唯一的愛情,所以李祘總是精讀德任的所有情緒,前期李祘就調查過德任的身家,知道她有三個好朋友,福燕出宮後德任曾經跟李祘請求希望讓福燕再回宮,景熙失蹤時,李祘也目睹德任傷心與焦急的神情,而看在眼裡的李祘有意識到對德任來說這三名好友在她心中是何等的重要嗎?

衣紅-00-07.jpg

李祘不知道好友對德任來說是何種意義,他不知道德任拉起他的衣袖那一瞬間就已經是真心交付了,李祘可以斬釘截鐵地相信德任的私德,卻沒意識到自由對德任來說何等重要,這位曾經的東宮宮女誓死守護他是忠也是情,最終留在他身邊捨棄自己的自由是種愛,但這一切都要到死後李祘看到那一箱德任的遺物才真正體悟到,但回過頭來卻也發現到這兩個人是否從來都沒有真正的體認到彼此對彼此的用心呢?

在愛情中我們看到李祘死心蹋地拼命維護德任的專情,以及德任就算犧牲自己生命與自由對李祘的甘願付出,可是兩人間卻少了在愛情中很重要的磨合期,從價值觀的衝突到理解彼此的立場到最後感同身受對方的處境,少了這樣的磨合,德任只能一昧隱忍自己得失間的落差,所以德任成為後宮後將自己失去的心情放到最大,少了這份磨合,李祘在愛情面前將自己縮到最小,李祘永遠都不知道為什麼愛情跟友情對德任來說是同等重要,他若知道友情也象徵著那份自由,那李祘就會知道德任捨棄宮女身分選擇成為後宮是多麼不容易,德任若知道李祘總是為了維護她把她的處境安全放在第一位,那她就會知道這對一向永遠遵循禮制的君王為她打破多少慣例必須花多少心思是多麼難得,或許也因此可以減緩德任自己身處在後宮中的心涼情緒。

這也是為什麼最後一集即便我也是一把眼淚一把鼻涕地看完,看到結局也感到一絲讚嘆與欣慰,可是我卻很快就出了衣袖紅鑲邊的劇坑,愛情中最重要相互理解的過程與換位思考的心境轉折實在重要,歷史的結果早已擺在眼前,是否要正規地把結果演出來並不重要,我反而比較期望編劇把重心擺在藉由每一次兩人衝突的"過程"去激發且堆疊德任與李祘互換立場替對方著想的心路歷程!

最好發揮的一場戲是德任想把大王大妃拉進來救宮女的橋段,李祘氣憤德任並沒有完全信任他並顧全大局,兩人在吵完架後李祘就直接命令德任出宮,這件事情對兩人後續可以激起的思辨與換位思考的可能與轉折就這樣沒了實在可惜,後來細看劇中每每兩人一有衝突或立場對立似乎都必須靠著一方無限包容的愛意或一方據理力爭的堅持才讓事件落幕,愛情雖然偉大,理直雖可以氣壯,但兩人間少了理解彼此內心深處的過程,這份悲戚的愛情重量是靠著演員們的強大演技產生共感與導演史詩般的運鏡與畫面來延續這段愛情的餘韻。

劇終後我們總在嘆息著李祘專情深愛了一輩子晚年卻是孤單的樣貌,以及德任為愛卻犧牲自我的悲涼,靠著李俊昊跟李世榮的演技以及導演的剪輯將李祘跟德任間的愛情燃到了最高點,可是兩人成為夫妻後總覺得缺少了某種很重要的靈魂...情愫,少了一種只專屬於夫妻之間才存在的..."休戚與共"的...歷程與情感...

我認為主因還是在最後三集的節奏快得有點像在過山車,彼此少了理解,又一昧地灑鹽,後期的德任跟李祘讓我感受到的是缺少了一片靈魂的極度悲戚。屬於德任跟李祘間那種靈魂重疊著愛著對方的部分在哪裡呢?德任不說愛的小任性叛逆的很可愛,身為女人我也覺得任性的好,可是不說愛不等於不愛,那麼編劇把德任對李祘的愛到底藏在哪呢?大家都知道德任選擇成為後宮陪伴李祘就是最好的證明,可那也只是大方向的證明,日常的細節在哪呢?即便李祘最後看到德任留下的那一箱遺物才真正承認德任是愛他的,但我還是覺得不夠,因為那一箱遺物都是德任作為宮女時期的物品,那麼存在屬於夫妻間才可展現的愛到底埋藏在何處呢?而動不動就把愛說出口的李祘,除了說出口的話語之外,德任成為後宮後,李祘對德任的珍惜之情到底藏在哪裡呢?

我永遠都深刻記住步步驚心中,為什麼若曦會愛上四爺雍正的那一個轉折,因為雍正把心中那份說出去可能會被砍頭的大業也真心不諱地如實告訴若曦,就因為彼此對彼此間的這份凌駕於眾人之上的坦承,撐起了他們就算不在一起精神上某部分的靈魂也是重疊著彼此愛著對方,就算結局是悲劇但我覺得存在彼此間的情感是真正的雋永。

哲仁王后中,哲宗對中殿亦是不斷的誤會、理解、誤會再理解,最後則是放下最不容易的偏見,並且帶著智慧平衡中殿的處境與政治局勢,中殿對哲宗也是從誤解、生氣到後來理解,甚至拆穿了哲宗的偽裝知道這個傀儡王的不易,最終中殿賭上一切all in哲宗,就算結局美中不足,可是存在於哲宗跟中殿夫婦間,一同為了改革整個朝廷所建立起惺惺相惜的情誼至少也讓我們體會了所謂的夫妻同心,甚至動容!

那麼~成為後宮後,屬於宜嬪德任跟君王李祘間靈魂重疊相知亦相惜愛著對方的部分在哪裡呢?那份純屬於夫妻間才擁有的休戚與共的默契情感在哪呢?

關於結局

理性上都知道最後是李祘選擇死亡,選擇將自己停留在和德任最美好的那一刻那一個瞬間,可是我心裡比較喜歡把它解釋成另外一種格局,寧可把正史演過的那一輪當作是惡夢一場!我實在對兩人的後宮生活因為要照著正史快速走過一輪而感到無魂,在世孫與宮女時期的德任跟李祘已經是可以彼此為彼此交互生命的情感了,編劇筆下的這個李祘跟這個德任,在前中期已經被塑造出具有獨特的個人特質,各自在面對自己的人生也充滿著生命力,而為了屈就正史的發展,將筆下這兩位已被塑造出來具有鮮活靈魂的角色,在後期只讓他們一貫地照著正史走實在可惜了,我寧可釋義為結局給了這個只存在於劇中筆下的李祘另一種可能性,以一段警世之夢提醒著編劇筆下所創作出來的這個李祘,同時也是編劇對自已創作出來的角色所釋放出的一種善意,為了善待自己所創作出來的李祘跟德任,為其開啟了一條未來或許可選擇可改變的另一種可能性!

衣紅-00-06.jpg

衣紅-00-02.jpg

衣紅-09-04-1.jpg

衣紅-09-05.jpg

衣紅-16-01.jpg

衣紅-17-01.jpg

衣紅-13-01.jpg

(以上圖片截自friDay影音跟MBC官網,若有侵權煩請告知,謝謝~)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iranda 的頭像
    Miranda

    米蘭達的戲劇手札

    Miran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