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先生到底有完美?差不多小姐到底有多阿Q?完美先生和差不多小姐,劇名蠻吸引人的,但這樣的劇名也容易被宣告是用來打破,故事大綱敘述男主章斯年(魏哲鳴飾)高冷高智商,女主雲舒(徐若晗飾)佛系善良,無論是情節或是人設看起來超一般,但有點意外熬過頭兩集後卻越看越入眼,看完整部戲後的心情很像是走在路上抬頭突然看見天空有一道彩虹般雀躍。
一杯咖啡,章斯年講求細節,雲舒則隨遇而安,有什麼喝什麼,個性看似大不同,其實是人對人初定的外在印象,多半不完全為真,細究章斯年的斤斤計較與高冷是因為他習慣精準待事,雲舒的佛系善良則來自於她珍惜與身邊每個人的情分。
雲舒一開始被表哥騙錢還因遲到一分鐘被取消畢業論文的答辯資格而無法畢業,老實說這種衰事纏身的戲碼在頭兩集容易被觀眾棄劇,還好編劇緊扣著雲舒看重人情這樣的個性,每件事都讓雲舒好好地給出緣由與解釋,被表哥騙她心急生氣但她也不想真正地把表哥送進牢裡,她願意借給忘記帶錢結帳的婦人100元是因為她始終想儘量懷抱著善意去看待這個世界,如果雲舒沒有具備退一步看待人情這樣的特質,章斯年無法在緊急時找到願意幫他忙的人,一起在爺爺面前圓那個可以激發爺爺求生意志的善意謊言,更何況雲舒主要是念在與章爺爺曾有的緣分,讓她願意主動握著開刀前的章爺爺說出了"我是他女朋友"的善意謊言。不然像章斯年一開始用付工資的方式游說櫃台護士幫他忙,換來的是護士的白眼拒絕,只要是正常人都不會輕易答應和他一起圓那個有點荒唐的謊言~
事後章斯年頭頭是道地分析當前兩個人各自的問題,用彼此的交集(房子)做為報酬,可以各取所需且一併解決各自的問題,試圖用理來說服雲舒,在他理性分析的背後,成立這份婚姻契約的動機是源自於爺爺所剩無多的有限生命,而雲舒從覺得荒唐不答應到後來願意答應的關鍵是因為章斯年無償地幫她找回爸爸遺留在世上唯一的回憶,最後兩人都認同願意參與這份契約婚姻的主因是兩人對親情的不捨,並非理性下的判斷。這部戲沒有很矯情的給出雲舒的幫忙是因為她很聖母,而是早在細節處鋪墊展現她對人情的看重與珍惜,雲舒從一而終"善意擺在最前"的個性才能突顯她的願意幫忙是既合情合理又理所當然,因為願意出手去幫一個曾經刁難過自己的教授,必須摻雜著高度的感性才足夠說服自己!
劇中很強調一論點:"太像的兩個人就像是兩條平行線,很難有交集。"其實我沒有很推崇這論點,世上多的是物以類聚的人一起過得很愉快,我認為更精準的說法是兩個理性至上的人是無法推進感情或婚姻的,愛情或婚姻都需要存有一部分的感性才能推進。這份契約從誕生到圈住兩人的關鍵也是,是感性催生了彼此願意簽下那紙為期一年的婚姻協議。但我也很認同編劇的實力,在這部戲中把互補的兩個人,彼此間的愛情寫得極具魅力與說服力!
理性處事下隱約藏著關懷,感性待人下又不時守著一絲原則,就像一塊畫布,章斯年從原本很冷靜的深藍色調,過程中被加入了一點一滴的中間色灰色,最後變成莫蘭迪藍,一種不再尖銳帶著柔和的藍色調,雲舒也從過度飽和刺眼的黃色漸漸變為稍微穩重的淺咖,她的每一次衡量逐漸減少過度的情緒,散發越來越顧全大局的內斂。
我們可以看見理性與感性在章斯年跟雲舒身上融合渲染漸變的全貌,章斯年雖然徹底貫徹用數理精準的判斷與分析來處理一切人事物,在制定契約內容上他錙銖必較衡量得失,不是因為他不近人情,相反地他的天平都向著在這份婚姻契約中較為弱勢的雲舒傾斜,因此在力求公平下他自我要求地肩負了多一些的責任與後果,制定肢體逾越的罰則,計算過這份契約對雲舒來說永遠是較吃虧的那一方,所以契約結束他願意以房子作為報酬,前期刻意與雲舒保持距離是因為一年後契約結束等同離婚,世人們總對離過婚的女性放大檢視藏著諸多不平,即便雲舒反問他"你是不是只把我當作契約的乙方",章斯年義正嚴辭地回答"我們的確是契約中的甲方與乙方阿!"卻一點都不會教人反感與生氣,章斯年的理讓人無法反駁卻又藏著細微體貼,他必須在推進雲舒成長時又絕不過度干涉雲舒的自由意識,就算雲舒做出搬出家的決定,他也是亦步亦趨地先觀察雲舒的情緒,再去瞭解雲舒做這決定背後的想法與思緒,在適當的時機他用著更小心翼翼地口吻試探性地詢問雲舒是否可以再搬回家來住。
所以每當理性的章斯年想要精準地探究雲舒的感性作為時,只會更加證實雲舒的善意是無法用數值來計算的,也因此章斯年會對雲舒越來越不可自拔!就像孟律師對雲舒一針見血的解讀,她,容易讓人上癮~有些價值是無法量化的,因為一旦試圖用數字來估算價值反而更證實了它的無價!
相較於章斯年用理性的態度面對生活,雲舒則是很注重人情,雲舒若不夠感性那張結婚契約註定無法完成,但平時感性的她卻在愛情的處理上顯得很理性,隨著她一次又一次與章斯年的想法碰撞,她認知到彼此對情感的腳步是不一致,章老師並沒有喜歡她,那麼!喜歡章老師這件事就只能算是單方面屬於她自己一個人的事情,若繼續住在同一屋簷下反而像是心態上的將就硬湊,不僅讓對方不適也在給自己找麻煩,所以她搬出家但並沒有意氣用事,週末依舊去看爺爺,除了是履行契約之外,更多的是她也喜歡章爺爺,私下卻主動儘量跟章老師保持距離!雲舒的腳步不再急躁,甚至轉而把注意力放在工作上。章斯年以後會不會喜歡她是個未知數,但雲舒知道換個心態把自已的心意暫緩,這樣的做法讓人感到適意親切,完全符合她習慣退一步站在對方立場的處事風格。
面對孟然律師的告白,雲舒當下一陣錯愕但沒有亂了陣腳,如實地告訴孟律師她很在意章老師的反應,"因為我喜歡章老師呀~",直接又委婉地拒絕孟律師。甚至後來出現了暗戀自己老公許久的林楚楚,雲舒雖震驚站在原地,但卻儘量理好自己的思緒試圖從容,面對楚楚總若有似無的強調她比雲舒更了解章斯年,雲舒並沒有因此而退卻,她將自己的糾結與疑問告知章斯年,進而從章斯年的身上找到讓自己站穩腳步的信念,雲舒已具備足夠的智慧分清生活與感情的界限,所以當初即便委婉拒絕了孟律師,但她和孟律師間依舊可以不尷尬地維持著既是朋友又是上司的關係,面對楚楚她依舊以禮相待無所畏懼的願意繼續合作,儘量維持理智處理她跟楚楚間的關係,一向感性為主的雲舒在愛情上卻是理智地堅守原則與立場。若說章斯年的理性透著一絲的體貼,那麼雲舒則是感性中堅守著原則,所以一集一集看下來會越來越感受到章斯年跟雲舒的個性不斷地在累積魅力。
兩人間的磨合過程也是一步步慢慢來,相處上兩人間必有不理解對方之處,可是雲舒會問章斯年為什麼?就算雲舒沒問,章斯年也會在察覺後找雲舒談,互有溝通且彼此有所進退,這樣的磨合歷程不是純粹急就章地塞進一堆毫無邏輯可言的粉紅事件來促進情感,兩人間的情感不是那種一拍即合或一蹴及成,而是慢慢地推進,既不會讓人感到不耐又讓人時刻保有輕鬆心情沉迷在他們看似平淡卻意外柔和舒服的生活中,我們可以細看到章斯年身上原本的理性漸漸微調下降,開始體驗生活,在瑣事中找樂趣,自己的生日都不會過卻想要幫雲舒過生日,甚至號召大家一起慶祝雲舒即將到來的漫畫家生涯,他自己本不習慣吃辣,可是雲舒炒什麼菜他都吃,漸漸也習慣了,雲舒的陪伴讓他的感性逐漸浮出,對事物多了點好奇對旁人多了點情緒,而在章斯年身旁生活久了的雲舒,也從過份著重情分像是誤入叢林等著被騙的小白兔,日漸耳濡目染章斯年的理性思考,使得雲舒處事變得更有條不紊更獨立自主,雲舒欠缺的僅是那個起頭引導她可以往哪個方向走的人,旁人對她律所助理工作上的評價終歸是靠著她多一點勤奮努力而來的,甚至最終是她自己的特質替自己與梅姐牽上線,進而找到了符合自己興趣且更擅長的漫畫家工作。
我喜歡林諾那番言論,在愛情中為對方改變心意固然可貴,但也不該捨棄掉自己原有的特質,改變應該是開心的但不該犧牲自我,章斯年跟雲舒並沒有一談戀愛後就馬上180度大轉變捨棄自己原本的個性,以往編劇們愛用的反差萌雖有趣但仍舊要符合邏輯符合角色個性循序進展,我們依舊可以看到章斯年在談戀愛時還是那個用理性來處事的男朋友(老公),莊重嚴肅的不下一次告訴旁人"我已經結婚了"、"我是她老公"、"她是我妻子"、"我們是夫妻",一派正經地買書或問人學習愛情,時而被感性的雲舒挑動起那根細小的浪漫神經時,他也有樣學樣回應著,應戰情敵孟然跟用數學在黑道面前解決表哥的債務時,他智商絕對派上用場腦筋動得很快,但他不會把和孟律師間的煙硝轉嫁到雲舒身上,以理相待鮮少發脾氣,最生氣一次是因為雲舒差點危及生命,面對雲舒的職涯他僅扮演支撐的角色,雲舒希望到國外進修一年,他忍住不捨不再糾結,雲舒後來放棄出國機會,他替雲舒感到可惜卻又很理解雲舒背後的貼心,面對楚楚對他的傾慕之情,他給出了嚴謹的論證來證明自己跟雲舒間的愛情以及為什麼自己會愛上雲舒,面對想要用擁抱當作最後告別的楚楚,他卻只願意給出握手的回應。
"雖然我們的起點不同,人生方向也不同,但就像是爬山,我願意在半山腰上等著她,牽起她的手和她一起。"
在認識雲舒之前,章斯年的人生計畫是在35歲以前得到菲爾茲獎。
在認定雲舒之後,章斯年的人生計畫是和雲舒一起在35歲以前得到菲爾茲獎。
他的人生計劃依舊不變,只是他更想要在雲舒的陪伴下一起完成,他對人生的感悟也從"人生而孤獨"變成"認識雲舒是最大的幸運"到最後的"我愛妳"。章斯年在既有個性中因雲舒的感染而加入了一些溫醇,雲舒則在隨遇而安的心境下被章斯年推進了一點一滴的自信,以理性處事不等於完美,以感性待人也不等於差不多,這兩人間的調和過程才是這個故事中最引人入勝之處!
這部戲另外讓我讚賞的點是"原音重現",演員們可以成功地將角色幻化成自己的精湛演技必須輔以聲音演技增添角色的立體感與代入感才可成就的!所以看完這部戲的觀眾才會有那種讚美聲出現~啊~章斯年必定只能由魏哲鳴來演,雲舒也只能由氣質親切自然的徐若晗擔當!我其實更訝異的是劇中所有的漫畫跟小插畫真的都是出自女主角徐若晗之手,真的會畫還畫得很好,演個漫畫家就找個真的會畫畫的女演員,形象契合演技自然不做作,而魏哲鳴的聲線完美地把章斯年那種以理服人的彬彬氣質詮釋得就像他本人就是章老師無誤,這些難能可貴會讓市面上充斥著一大群契約當道、個性反差的愛情故事中,更彰顯出"完美先生和差不多小姐"有其無可取代的獨特韻味~
總共24集每集大約只有30-40分鐘,這樣的集數與篇幅對講述一個看似老生常談的愛情故事實在很剛好,整部戲的ost歌曲為數不多,但卻都教人印象深刻,可以說還有點洗腦,我蠻喜歡片尾曲"完美先生和差不多小姐"的曲風,輕快朗朗上口,片頭曲我反而比較喜歡柳爽版的"夜問",還有一首歌很容易被觀眾遺忘,在劇中只出現過一次但是旋律跟歌詞卻很有記憶點,那就是孟律師告白雲舒時自彈自唱的那首歌"原地",結果這首歌真的是演孟然律師的演員祁聖翰創作發行的歌曲,這部戲的演員似乎都有著額外的專才耶~
前陣子想看點輕鬆讓人笑呵呵的愛情小品,於是隨手選了兩部戲來看,一部"從結婚開始戀愛",另一部"完美先生和差不多小姐",選戲啊~根本就像是帶著一種買樂透期待中獎的心情,當時我是先看"從結婚開始戀愛",但除了周雨彤跟演呦呦的小演員演技是亮點之外,其他部分諸多讓我感到水土不服,其實就是暴露了這類劇型常犯的老毛病,妝容過厚重、濾鏡太過、演技時而太木時而過油、大概都知道台詞要說什麼,篇幅過長彰顯了劇情的灌水,一些演員不是原音而是萬年的配音,人設跟劇情到中後期真的走鍾了。(當時有在想如果下一部"完美先生和差不多小姐"也是這樣的話,我大概...可能...會好長好長一段時間都沒有勇氣點起中劇來看了。)
"從結婚開始戀愛"看之前從劇名就知道是先婚後愛的題材,而"完美先生和差不多小姐"則是被劇名吸引,看大綱知道是個性反差的愛情故事,可是我沒預料到完美先生竟也是先婚後愛,兩部戲同樣都以契約婚姻為開頭,同樣都是兩年前的作品,甚至劇中把床立起來作為轉場的橋段也雷同,完美先生和差不多小姐其實也有些橋段過於草率(例如:兩個大學生竟然對著作權的意識有點低落感到不可思議。),以及剪輯偶有不順暢的狀況發生,近年來也觀察到中劇即使不看內容,光是聽劇名就知道講契約或反差愛情劇產量多得嚇人,但這類題材歷久不衰是因為普羅大眾很需要一些輕鬆愉快的劇情抽離一下生活中阿雜的情緒。想要在此種類型中要殺出一片重圍著實不容易,甚至這類型的劇,現在僅能退一步追求演員、演技、編劇、故事、導演、剪輯...等各方面的偏差越少越好,因為故事大綱看起來都大同小異,所以只要出錯的少即便中規中矩無過無矢依舊有大半的觀眾願意買單,編劇寫得好又演得好的就像韓劇"1%的可能性",雖老梗卻給出新思維讓人津津樂道,寫不好的就只能仰賴精雕細琢過的人工糖精演技與強行浪漫粉紅的劇情看能不能催眠大家買單!
至少我在看完"完美先生和差不多小姐"後並沒有那種被強行買單的心情,反而還蠻驚艷章斯年跟雲舒的故事與演員們的演技是屬於舒服又不做作的那一款,更難得編劇在撰寫兩人個性上的契合更是細緻的獨樹一幟呀!
批ㄟ斯:章斯年家中客廳掛的那幅畫實在很吸睛,有時雲舒跟章斯年在客廳跟那幅畫同框的景象都有種言不可喻的趣味~
(以上圖片截自WeTV,若有侵權煩請告知,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