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樂傳,一部看完之後絕不會給予它好評價,但會因為韓燁跟任安樂間的拉扯張力而念念不忘,大白話就是,這劇可看性完全是由男女主龔俊與迪麗熱巴的演技,與韓燁跟任安樂兩角色相互營造出來的趣味與情感吸引力托起半邊天,另半邊天則仰賴韓燁這角色的魅力與完整度所致,劇的命名本身就是矛盾的存在,"安樂傳"開宗明義不就是要告訴觀眾它是一部大女主的故事嗎?可是整部劇看完人設最豐滿兼具細緻與厚度的不是女主任安樂的心性與人設,而是心緒可以藉由眼神層層遞進到最後的大靖太子韓燁,原著"帝皇書"稍微查一下大概知道原作者星零本就以男女主雙強為主軸發展出很立體的家國情仇,但改編的編劇們只取其原著故事骨架沒有能力將故事改編成名符其實的大女主戲,導致劇呈現的情節一段段不夠流暢甚至很有分裂感,試問這樣文不對題的故事,怎能奢望它具有口碑式的效益呢?
會看這一部劇超級戲劇化,原本是抱著茶餘飯後想要哈哈大笑的心情,瀏覽幾個評論主吐槽近日幾部中劇的影片,當評論者吐槽到安樂傳時,看著機靈什麼話都可以接也敢接的任安樂,全方位無空隙撩著溫潤睿智的太子韓燁,兩人間眼神舉止互動賞心悅目又兼具趣味清爽!不對呀~這兩人演技根本是我的菜呀!於是,評論主認真吐槽,我卻瞬間把安樂傳撿出來追!看完後我滿臉對劇情感到大寫的可惜!整部劇就是男女主的容貌跟演技還有偶爾飄出來還不錯的武術在支撐著!這部只依靠男女主兩人用自身能力,拖著身後一串串沉甸甸的拖油瓶們(編劇、剪輯、後製、特效、配音、製作方、導演、配角...),以雙劍合併奮戰之姿,努力用著前進三步就必會被拖油瓶們往後拉退兩步的吃奶力氣,才得以慢慢地往前走的一部奇葩劇!
看完劇後,我都忍不住去翻了原著帝皇書來補足劇情上諸多不合邏輯及不連貫的轉折與坑巴,沒錯!看完劇後目前正在補原著中,我說這部劇的編導與製作方啊~實在超級浪費龔俊跟迪麗熱巴對韓燁跟帝梓元高契合度的演繹詮釋,在劇中兩人絕配到讓我補原著時立刻瞬間代入書中超有感!他們倆無疑就是書中韓燁與任安樂的完美代言人呀~
前期任安樂與韓燁間歡樂推拉有趣,讓人笑意藏不住意猶未盡,真情實感放飛自我的任安樂vs家國情意雙扛守諾的韓燁,明明只有兩個人卻談出讓人中毒的三角戀!任安樂表面以三萬水師大膽示愛步步靠近太子韓燁,實則是她需要一個明目張膽、花俏且掩人耳目的理由打進朝政,讓她深入朝堂查帝家冤案,第一集她能夠順利地將自己跟韓燁綑綁在一起且順利造勢,有個理由的效力可能被她嚴重低估,之所以她可以看似輕鬆地靠近韓燁,最關鍵在於韓燁第一次見她雨中撐傘的那一瞬間就對她感到似曾相似,因而失去本該要有的警戒心,讓任安樂不費吹灰之力就有了靠近的契機!
但又或許是任安樂早就仗著先前蒐集到的資訊,掌握韓燁對帝梓元永不放棄的自信,讓她肆無忌憚的在韓燁面前、在世人與皇帝面前無後顧之憂賣力演出自己是因為貪戀美色,對太子起的愛慕之意,明面上演得越熱烈讓世人口耳相傳,私底下就越方便暗查自己家仇而不被發現。至於韓燁也不是省油的燈,看著能掌三萬水師的寨主任安樂絕不是膚淺簡單,知道任安樂對他是假意,評估三萬水師的歸降對大靖來說絕對是利大於弊,堅定自己對帝梓元的守護,他放心且放任任安樂在眼前演戲,他想知道任安樂到底在謀劃什麼,另一方面他拚事業的程度跟任安樂不相上下,拚事業以換取帝梓元可以下山的機會,藉任安樂的聰慧不簡單與有膽有謀,順勢引她入朝堂一起剿滅肅清奸臣,韓燁利用任安樂的同時也看出她內心大義真心為百姓,所以萬分信任她,他願意一直等待有一天任安樂自己亮出底牌告訴他接近他的真正目的為何?
初期兩人間的情分很有反差萌,安樂跟韓燁極致推拉超搞笑,彼此不願服輸,暗地裡兩人各懷鬼胎,韓燁對任安樂從第一次疾言厲色的"荒唐",隨著情分漸增,越到後面韓燁嘴上的每一次"荒唐",其語氣變得像是輸給你般越加溫柔,甚至一開始韓燁對安樂是以調教她成為國之棟樑的心力對她尊尊教誨,沒想到安樂這學生根本是資優生等級,親眼見識到安樂對外善用圓滑能伸能屈的公關業務能力,暗地裡卻早已布好每顆棋子等著引君入甕,兩人一旦對上黎民百姓就理念一致,對彼此總是無須事前溝通就知道對方的下一步為何,行事間相互配合默契絕佳到根本就是莫逆之交,韓燁每每肯定欣賞她的同時就是讓自己的心無形又往她偏近一步,直到安樂為了下跪一天一夜的他,主動地幫他跟皇帝爭取同意讓帝梓元下山,韓燁看安樂的眼神中開始真正藏匿著愛情,尤其安樂那一句:殿下想要什麼,安樂都會為你做到,滅東騫審理大理寺冤案,殿下的太子妃非帝梓元不可,安樂便求陛下放帝梓元下山,只是太子殿下,你以後可不可以不要只盯著帝梓元,也看看身邊的任安樂呀!一直心念太子妃之位的安樂願意幫他的這舉動,無疑與她的目的背道而馳,但安樂仍願意如此做的心意著實觸動到韓燁,在那一刻他眼神透漏著自己已被安樂情牽,同時也對安樂感到一絲歉意,因為韓燁一直都很清楚,即便心動搖了也必須力求克制,他知道自己永遠無法給予安樂一輩子的承諾。
面對任安樂的才情,韓燁是以一位儲君的格局與惜友的私情權衡下做的安排,期望安樂繼續在朝堂上發光發熱以利人民,不想她加入徒勞無功的太子妃競爭行列而折了她本應該在國政上顯露鋒芒的羽翼,為了說服她,韓燁有違祖訓,帶她去皇家禁地蒼山見皇祖父的墓以表誠意!懇請她成為他事業上的夥伴留在自己身邊,這一整段韓燁的眼神實在很有戲,尤其是當他聽到安樂說:好,願意當知己。他回:妳能答應我很高興!韓燁這裡的眼神根本就出賣他內心真正的情感,其眼神五味雜陳本應該欣喜接受卻又被若有所失的矛盾情緒抑制著,另外,這種看似渣男的語錄,從韓燁口中說出卻讓人誠懇萬分,因為他說出一個他更重視安樂安全的事實,安樂早已經成為忠義侯的眼中釘,只有告知天下所有人安樂跟太子是站同一隊,才可讓忠義侯敬畏三分!愛情上他註定無法對安樂有所回應,但他能夠讓安樂發光發熱且保她一世平安。
韓燁:安樂,我能遇見,妳會陪我創下大靖盛世,妳已捲入朝廷的爭鬥之中,無法脫困,所以我想以太子的身分懇請妳,留在我身邊。
安樂:太子殿下不肯娶安樂,卻要用帝王之術將安樂綁在身邊,那既然太子殿下說要做知己,那便做知己吧!既然作為知己都可以來到皇家禁地,安樂應該覺得知足才是。
韓燁:妳能答應我很高興。
至於任安樂總演著自己(任安樂)吃自己(帝梓元)的醋,她常提醒自己她的任安樂是帝梓元的偽裝,從她任安樂說出來的話是虛情假意,但執意強調這一點不就證明了她也在力求克制讓自己的感情隱忍不發嗎?若說韓燁是最明白自己的人,而安樂則恰巧相反,她最看不清的則是自己,當她是任安樂時,常從眼神舉止發現她自己也很享受這個身分,帝梓元的身分背負著八萬帝家軍的白骨,一直都是沉重的,一旦安樂準備好亮出真實身分的那一天,也代表著她已準備好為帝家翻案與韓燁分道揚鑣,很多時候我都覺得帝梓元是藉著任安樂這個殼,為自己這十年來的隱忍拚爬給予讓自己短暫喘息的空間!她最開心的笑容只出現在扮演任安樂時期挑逗韓燁時,連最親近的苑琴苑書都看出安樂是發自內心真正開心的笑容,最恣意灑脫的行徑與調皮的話語只出現在安樂與韓燁間無拘束的互動中,最任性生氣的時刻也只會出現在安樂對韓燁抱怨時,在我眼裡,任安樂不是虛假偽裝,更不是一個從來不存在的身份,而是帝梓元原有的個性,如果沒有那些家仇,帝梓元本就會活成像任安樂那般愜意心性!
甚至有時會有種彷彿她真正的身分不是帝梓元而是任安樂的錯覺,當她跟韓燁說:殿下,你以後可不可以不要只盯著帝梓元,也看看身邊的任安樂呀!轉身後的變臉,從微笑到嚴肅小生氣最後露出維持自尊傲氣的淺笑,揭露的是她對韓燁既不能動情卻又有點不甘心複雜的情感,這句話是假也是真,她在太子面前顯露的小委屈表情是假,但話是真的,轉身後由冷臉轉化傲驕淺笑反而給人一種真實情感的刻意掩飾,十分複雜的變臉情緒,迪麗熱巴拿捏的很精細,舉凡這一時期她演繹的任安樂,所有眼神都可以一幀幀細品她隱而不發的情動與盤算。初期她看韓燁對帝梓元的執著其實是驚喜意外,舉凡韓燁口中所提到的帝梓元她認同那也是指自己,但後來當她越熱衷越融入任安樂的身分,她其實有意識到自己披著任安樂這假殼的真帝梓元,每天活跳跳在韓燁面前竟也無法撼動玳山上只存於記憶中假帝梓元在韓燁心中的重要,她內心其實有一咪咪在意韓燁的執著,所以"你以後可不可以不要只盯著帝梓元"中說的帝梓元,任安樂真的不是指自己而是指假的帝梓元,這時的她已經認真地把自己跟玳山上假帝梓元區隔了,我不是山上的帝梓元,她也不是我,既然你韓燁那麼堅毅的要讓帝梓元下山,我就如願把假的放下來送給你吧!一半是因為這麼做對自己的身分有利,另一半我認為帶有一絲絲不甘心但想讓韓燁嚐點苦頭的傲驕!所以安樂口中說的越來越多遍對帝梓元吃醋的話,其實也是越說越真切,尤其在宮宴後假裝酒醉跟韓燁在轎中,談話最後,她對韓燁任性說的那一句"我不聽!"最是極致真切!
對韓燁來說,他對帝梓元的名字是與生俱來刻在骨子裡的維護!可是,任安樂卻總教他不斷想起帝梓元呀,而那份想念韓燁卻不知道至始至終都是同一人~
韓燁:任安樂總覺得我在想任安樂。
任安樂:難道不應該嗎?
韓燁:是,我也時常告訴自己不應該~
攪亂打進朝堂時安樂一步步地將韓燁這位太子的心細與格局看入眼,看他如何布局擺陣處變不驚,內心也極為肯定韓燁身為儲君的運籌帷幄與睿智沉穩,如此對韓燁的肯定,也注定她自己之後為帝家翻案時,心情必是糾結矛盾!她知道韓帝兩家必對立,但也意會彼此對待百姓有志一同默契絕佳,她認同韓燁的儲君資格是凌駕於仇恨之上的理智,這份理智也說明著兩人是天造地設的同道中人!所以她沒有料想到當自己看著韓燁及時帶著糧食踏馬而來時心動了,當她看著韓燁在火海中眼中只為她一人焦急的眼神讓她貪戀了,甚至在選妃宴上,在她明踩暗捧帝承恩達成目的時,理應高興才對,但對著韓燁故作輕鬆苦澀微笑的那一刻,她竟還是懷著一絲冀望,期待韓燁將太子妃的簪子插在她頭上!簪子插在帝承恩的那一瞬間,韓燁眼中無喜盡是悲愁,任安樂眼中無樂盡是不捨。
兩人都明知對方是虛情,卻在虛情中越見對方的真誠,兩人都知道對方是自己的一顆棋子,卻在見招拆招中成知己信任彼此!兩人都自信自己不為所動,卻還是心動了......
這部劇大概從中期假的帝梓元下山後,編劇們就顯得更沒能力把持原著故事的精采與豐富度,帝承恩的下山應該會造就一波各方角色們複雜心緒的高潮,但之後只有韓燁這個角色的行事風格依舊立住其初期人設以一貫之,韓燁從第一眼看到帝承恩就衍生出自己也覺得荒謬的陌生感開始懷疑自己,也因為他對小時帝梓元的心性早已熟的不能再熟悉,如果韓燁不知道帝承恩是假帝梓元的情況下,他的確會更放大帝承恩的委屈而體諒她,可是同時他時常把任安樂的心性跟他認知中帝梓元應該活成的個性樣貌重合,這種混亂與糾結到底是因為他對帝承恩的期盼有落差所造成?還是他真正對任安樂動情所造成?
與卿別來久,相逢始相思。韓燁不斷地進行自我釐清,由始至終,令他心動的總是現實世界中的任安樂,而不是腦海中所思念的帝梓元,但即便他終於撥清楚自己的心意,仍舊必須以家國為先把妻之位給帝承恩,一路演化至今的韓燁是可以被觀眾看清楚也體諒他,也秉持住他一貫地以國為先的處世之道,所以他的權衡觀眾理解卻不會苛責他~甚至龔俊在處理這時期的韓燁比前期更為內斂,傳遞的情緒卻一點都沒有少,就算我們不聽他的台詞,仍舊可以憑藉演技讓觀眾透過他眼神找出藏匿的情感,知道韓燁此時此刻的心境與糾結。老實說上次看龔俊的戲,其演技簡直讓我尬到連評論都不想寫,沒想到在這部戲中我可以見證一個演員演技連跳三級的進步!!!看來他是真的認真把演員當作一份職業對待,不斷進步的演技是身為演員必要的責任!也是想要贏得台下觀眾熱烈掌聲與成就唯一的途徑!至少在這部戲我對龔俊的演技真的是大為改觀!
中期之後編導加速弱化任安樂的自主性與鑑識能力,更可怕的是觀眾我產生了帝梓元有愛過韓燁這樣的幻覺!直接就一槍宣判這部劇失敗的關鍵!應該全程都hold住的核心,沒想到編劇寫偏寫淺,一開始不僅文不對題,現在更是連故事的核心都沒能力秉持住,編劇們花哈噴呀!!!這時期的任安樂,她的決定常會被洛銘西左右或主導,但前期明明任安樂是下棋的主導人啊!這時期任安樂的格局也變得比前半段小許多,言行舉止間都有種反覆不定的印象,恢復帝梓元身分後給我更多的不適感是不斷地口是心非,死鴨子嘴硬,她說韓家的天下韓家自己搞定她不會幫,但隱居在靖南的她一聽到大靖要跟北秦開戰,她立刻說我也要去打仗?在青南城跟韓燁分道揚鑣時語氣臉色是冰冷決絕,但轉身離去一聽到韓燁說"以後別再相見了!"帝梓元瞬間抹過愁容,我認為即便脫掉任安樂這個殼,帝梓元也不應該就變得令觀眾陌生到判若兩人才對,這角色所作所為還是必須隱含一部分任安樂的真。性。情。而且!編導少了太多帝梓元在看待每一件事情背後應該要有的盤算與糾結,在做任何決定前,帝梓元要考慮的應該要比任安樂時期更謹慎更小心翼翼甚至更全面,這才是具備放開一搏的恣意卻又有觀全局謹慎下每一步棋的帝梓元,而不是一個比任安樂更情緒化的帝梓元,比任安樂更意氣之爭的帝梓元,情緒時常反覆橫跳,時而為對立而對立,時而又不需任何轉圜的深明大義,整個走向會覺得帝梓元失了一魂,彷彿被某種無形的人事物牽著走,沒錯其實就是被編劇去脈絡無鋪墊的劇情牽著走!帝梓元應該以大女主之姿向觀眾遞出她下每一步決定都是經過複雜的思路歷程!但可惜編導剪輯並沒有給!
甚至在太后壽宴為帝家翻案那一整段,我感覺洛銘西跟帝梓元的作為就是個沒準備好功課就想要翻案的草率,準備十年的帝家翻案不應該如此地......簡單潦草趕鴨子上架才對啊,結果!!!原來人家原著有說明為何帝梓元會在沒準備好的狀況下提早做這件事!原來編導剪輯只顧著把結果即主要場面照著演出來,反而刪除了極為重要,角色下決定的成因,難怪!我看起來就是覺得許多片段扁平到不行,沒給出波瀾不驚的沉穩與立體感,也難怪這部劇中段之後一直有種情節片段轉折不流暢之感!照理說這時期任安樂蛻變成帝梓元,心情上的矛盾程度不亞於韓燁,但.....我們看到的是任安樂是任安樂,帝梓元是帝梓元,任安樂變回真正的帝梓元後,少了那一份兩者個性過渡並相融合為一體的過程!導致真帝梓元少了一點厚度,洛銘西也變得比前期多了三分急躁感!
不過!這部劇最神奇在於,劇情讓人白眼不斷,但舉凡韓燁跟任安樂間的互動對戲反而是絕對自然不矯情,抓住我眼球,我也已經很久沒有看到男女兩人都可以上戰場騎馬打戰雙強並列的角色了,英氣颯爽巾幗不讓鬚眉的帝梓元與冷靜周全指揮若定的太子韓燁!任安樂跟韓燁明明是放眼古裝劇中罕見文武兼備內心強大的雙強且雙奔赴的設定,按原著是血肉刻骨的男女主,無奈改編後的劇情不給力,寫得讓我無法共情那八萬帝家軍的死亡有多慘烈,甚至劇中帝盛天的出現根本就像個大bug,還不如不要出現比較好,帝盛天怎麼能夠小三當得如此地理直氣壯啊~我反而比較能夠同理太后的心境跟抉擇,甚至韓家無論是父子間,太后跟皇帝間,兄妹間,父女間所有家人間的情感矛盾其實都蠻讓我感同身受,說真的我對韓家反而比帝家共情更多,對帝家的悲痛慘烈,總覺得被編導剪輯給弄得不痛不癢,導致看完還是對大家一直掛在嘴上那帝家八萬軍的枉死感到雲淡風輕~
另外,許多配角們都有演技過猛演的痕跡過重之感,而且配角贅戲頗多,但也奇妙!只有配角們在跟韓燁或任安樂對戲時,才可以削弱潤飾配角們演得過猛過激的缺失,就像我對單獨只有帝承恩跟慕青的戲時常感到阿雜,就連安寧也是,她時常單獨一人心事重重有苦說不出,那種鬱悶感重到過於矯情也讓我無法共情,千月閤的琳琅則勝在人設,以及她是本片最強工具人擔當,沒有她洛銘西根本什麼都不是,洛銘西若什麼都不是,任安樂也等同失去右膀般布局功力也會去掉大半,要不是琳琅的重要性非一般,可以稍微潤飾她的演技,不然琳琅跟洛銘西對戲時也是時刻都可以感受到她的情緒也會加重一級,至於洛銘西、苑書苑琴還有溫朔因為大部分的時間都跟男女主在一起,還算中規中矩,而且我對韓燁跟溫朔間亦父亦兄的關係十分喜愛跟動容,全劇我唯一悲從中來的地方就是溫朔知道自己是帝燼言後,仍不願離開韓燁身邊,那一句:姊姊身邊有很多人,而你的身邊只有我一個,和骨血一樣無法改變的是我是大靖太子一手養大的溫朔!不愧是被韓燁養大且有大格局的溫朔!
這部戲許多劇情的邏輯簡直在小看觀眾智商,我就問長思花既然只能在靖南開花,為什麼韓燁不能去靖南醫治眼睛,而是一群人苦守在京城等待天外飛來一筆搞笑的奇蹟???結局也寫得很毫無情感,帝梓元要用騙婚的方式引韓燁下山,然後洛銘西獨自一人孤單死掉,最後一集最後一幕停在韓燁跟帝梓元在一片假到不能假的長思花海中說了蠻長且試圖營造悲壯的台詞,這樣並沒有比較唯美也沒有比較有餘韻好嗎?還讓我不禁黑人問號,長思花最好是有這麼好種啦!更令人瞠目結舌的是出品方竟然卻把韓燁跟帝梓元國婚後,最精華的小倆口歡快生活分成四小段,必須是再付費才能看,明明這四段放入最後一集都比原39集結束在假到不行的那一片長思花海中還要好上幾百倍,但出品方的操作完全就是想錢想瘋了,大家都已經付費看OTT了,結果是還要再付費一次!才能看番外彩蛋!!!這戲真的充斥著滿滿的銅臭味,寫到最後我也不知道我該不該推薦這部戲,很難評,就如同我當初在寫兩個人的小森林的心得一樣,綜合所有,這部戲我不會推薦,可是我也不能忍受大家因而錯過放過龔俊跟迪麗熱巴所詮釋的韓燁跟任安樂!!!
韓燁:我對一個叫做任安樂的女子動過心,但我這一世都會護著帝梓元,這句話妳永遠都要記住。
帝梓元:不管是帝梓元還是任安樂,這一世我都不會放棄大靖太子韓燁,這句話你也永遠都要記住。
(以上圖片截自Netflix、安樂傳官微、優酷微博若有侵權煩請告知,謝謝~)